圆叶挖耳草
烹制罐罐宴的宗师
山涧一处潮湿渗水山壁,生活着娇小柔弱的圆叶挖耳草。8月,圆叶挖耳草从紧贴着石壁湿漉漉的圆叶片上长出了一支纤弱的花茎,花葶的顶端开出了几朵如米粒大小的淡紫色小花。小花的喉部有醒目的黄斑,小花的上唇半圆形极为细小,顶端微凹,上唇的上方是半圆形淡黄绿色的萼片,相比微小的上唇,小花圆形下唇显得极大,边缘微微浅裂。整朵小花显得极为别致,就像一个张开双臂穿着袍子的小丑想要给你一个爱的抱抱。
圆叶挖耳草。
石壁上水流滴嗒,圆叶挖耳草就隐居于这样幽暗的地方,谁也不会想到,这种长得极为娇小柔弱的小草本,居然也是一个食虫的植物。和高山捕虫堇一样,圆叶挖耳草同样来自狸藻科,不过它是狸藻属的植物,长期以来,它都用低调的外表来掩盖它们偷偷吃肉的秘密,谁也不知道,它竟然就是传说中烹制罐罐宴的宗师。
圆叶挖耳草是一种环境耐受力很强的植物,要在光线和养分都十分匮乏的滴水岩壁上生活,所以和高山捕虫堇不急不慢的优雅吃相不同,它捕获猎物的身手极为迅捷。圆叶挖耳草在紧贴石壁的根部上方隐藏着由它们叶器官特化而来的透明的捕虫囊,这个捕虫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一个透明的盖子,下面则是一个透明的真空罐子,整个捕虫囊只有大约一毫米左右,所以肉眼几乎看不见它们。
在这样一个小罐子的盖子附近,还生有一些细小敏感的纤毛。一旦有同样微小的小虫不小心触动盖子上的纤毛时,这个盖子就会猛的打开,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连着水流一起将小虫瞬间吸入下面的透明真空罐内,此时盖子合上,罐内的小虫无处可逃,在消化酶的帮助下,化为肉汁,成为了一道可以慢慢享用的肉食。